柳州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成了一種“時尚”
1月25日,記者在解放辦事處供電社區看到,色彩鮮艷的分類垃圾桶擺放的整齊劃一,垃圾分類站點鮮明有序,隨處可見的垃圾分類標語宣傳欄讓居民走出家門就能感受到垃圾分類對於生活以及居住環境的重要性。
“垃圾分類了,清理也及時了,沒有臟亂差只有凈善美,這樣的社區環境我們說出去都有面子”說到垃圾分類帶來的變化,社區居民馮先生高興地說,“很少看到垃圾亂扔的了,也沒人來亂翻垃圾桶撿廢品了,垃圾桶邊的臭味也沒有了。”
在該社區內,記者看到一位母親抱著女兒按照垃圾類型在垃圾分類指導員的指引下,將生活垃圾有序的投進對應垃圾桶中,這樣的引導讓小朋友從小就養成了垃圾分類的文明好習慣。
小區垃圾不過夜!
垃圾分一分,環境加十分。為提升市民的生活環境,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長安鎮從細節、從宣傳著手,加快垃圾分類試點社區、試點小區建設工作,初步完成“1+1”示範片區建設。
樓層70個垃圾桶撤桶
40%居民精準分類投放
昨天一早,在沃多夫小區,小區入口處設置了一組顏色不同的垃圾分類收集箱,分別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第三方公司的垃圾分類引導員每天都在此,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指引,並引導居民對垃圾進行二次分揀。
來自江西的陳女士已經在沃多夫小區居住了三年,從12月起,每天拿著垃圾到樓下進行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是挺環保和衛生的,我自己也會支持,需要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也希望物業方面能夠加強保潔,保證環境的整潔。”她說雖然有些不方便,但還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很多一線城市已經在推行了。
據了解,在2020年12月底,作為全鎮垃圾分類的試點小區之一沃多夫小區率先將A棟原設在樓層的70個垃圾桶進行撤桶,設置了6個垃圾分類定點桶。物業經理田盼超告訴,開始撤桶的時候,有居民圍觀,也有不支持、不贊同的聲音,通過廣泛宣傳和耐心引導,居民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以前,垃圾桶就在樓道裏,扔是很方便的,但是氣味特別刺鼻,還容易滋生蚊蟲。而高層撤桶、垃圾分類是綠色環保的好事情,作為居民,我們應該支持。”小區居民王小姐說。樓層撤桶一個月來,已經有40%居民可以做到精準分類投放。沃多夫小區共有A、B兩棟共720戶公寓,預計B棟將於2月28日進行樓層撤桶。
——柳州分類垃圾桶,柳州垃圾桶,廣西分類垃圾桶